半岛,半岛体育,半岛体育app,半岛官网,半岛电竞,半岛真人,半岛棋牌,半岛体育官网注册,半岛体育官方app下载,半岛体育官方注册网址,半岛体育平台官网注册链接,半岛体育app下载,半岛体育怎么样,半岛体育官网,半岛体育登录入口,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最新入口,半岛下注,半岛投注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回顾这五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明显增多。面对复杂局面,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中国号”巨轮顶住了惊涛骇浪冲击、经受住了重大风险考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创新成果应用迈出新步伐。知识产权储备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6月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一批高价值专利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场景中加速落地,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由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目前,我国累计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十四五”以来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0万家。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农业现代化发展向好,全国农机总动力超11亿千瓦,农耕机械化率超过75%,农机装备“新引擎”不断催生农业发展“新动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制造业结构更加优化。2021—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9.2%,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8.4%。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建成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5年7月末共建成5G基站459.8万个,目前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过1亿台(套),有力支撑了数智化应用落地普及。
国内大循环空间布局逐步优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积极进展,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20年的2.56缩小至2024年的2.34。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经济引擎持续发力,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持续发挥。2024年,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合计提升至42.9%。
国内国际双循环质量稳步提升。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深度融入国际大循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稳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累计总数达311个,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口岸开放格局。服务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二,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旅行服务成为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领域。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扎实构建。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规则不断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20年版的123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基础制度更加完善。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国资国企改革走向深化,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68.8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末的91万亿元;民营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5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加快完善,物流服务有序降本增效,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商品服务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1%,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升至63%。
多元化贸易格局加速形成。面对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复杂外部环境,我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引导企业深耕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多元化贸易格局巩固拓展。目前,我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比重由2020年的29.1%升至2024年的50.3%,“十四五”前四年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累计开行量突破11万列。
制度型开放不断扩大。自贸试验区等制度型开放“试验田”不断开花结果。“十四五”时期,我国自贸试验区总数达22个,形成覆盖全国东南西北中的改革开放新格局,形成了近200项制度创新成果;2024年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19.6%、24.3%;2025年底,海南自贸港将实现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制度型开放新阶段。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大幅缩减,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部“清零”,高水平开放的双向快车道更加通畅。2021年至2025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投资中国”品牌持续擦亮,引资结构不断优化。
能源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升至60%左右。2021—2024年太阳能、核能、风力发电量合计年均增长20.3%,全社会消费的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2021—2024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20年的16.0%提升到2024年的19.8%。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十四五”以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2024年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生态保护修复不断加强,2024年森林覆盖率达25%以上,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贡献了全球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绿色生产力不断形成。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外贸发展的新动能。2021—2024年规模以上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产品产量年均分别增长44.5%、114.7%、89.6%。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16.8万辆,比2020年增长8倍多,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年末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2024年,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持续丰富全球绿色产品供给。
人民生活更加向优。各方面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有力稳定就业基本盘。202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7.34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3亿人,比2020年末增加1074万人;2021—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年末值稳定在5.1%—5.5%之间。经济向好、就业稳定有效促进了居民收入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3.2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4.1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5.5%,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从2020年的37.1辆增加到2024年的51.2辆。
各项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基础教育普及水平稳居世界中上,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2.0%、95.9%、92.0%,比2020年分别提高6.8、0.7、0.8个百分点,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9%,比2020年提高8.7个百分点。公共文化体系日益健全,2024年末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到7046个,比2020年末增长21.7%;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活跃读者1.1亿人,增长9.8%。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2024年文化产品出口额超9000亿元,比2020年增长40%以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互促共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国体育场地面积突破40亿平方米,比2020年增加11.3亿平方米。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制造业门类齐全优势更加明显,制造大国家底更加厚实,2021—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制造等长板优势日益凸显,重点领域短板加快补齐,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更多领域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变的步伐加快。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20年的33.7%升至2024年的34.6%,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
春华秋实,硕果盈枝。“十四五”时期的五年是中流击水、扬帆奋楫的五年,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步履铿锵、行稳致远的五年,历经五载耕耘即将圆满收官,“栉风沐雨终向阳”恰是对这段历程最贴切的诠释。“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聚力攻坚、实干笃行的结果。“十四五”的生动实践充分表明:坚持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依靠;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同谋划、一起部署,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保障。